“我们要将公职律师离得近、叫得应、专业熟、反应快、保密好、介入早等优势发挥好、利用好。”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周乐职说。 近年来,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坚持把建强公职律师队伍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谋划,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会研究部署推进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工作,在用才、育才、留才、管才等方面下足功夫,大胆探索建立了公职律师“1234”工作模式(即组建1支队伍、搭建2个平台、建立3种机制、发挥“四员”作用),盘活公职律师资源,充分发挥“法治智库”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共有36名干部取得公职律师资格证。其中,省级有5人,市(州)级有13人,县级有18人。 组队伍建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公职律师可以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2年,周乐职带队就“公职律师队伍建设”进行调研,通过书面、座谈会等方式摸清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公职律师底数。调研发现:贵州省应急管理系统中,共有78名干部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但申请公职律师资格者寥寥无几,造成应急管理系统法治人才资源浪费。 如何盘活公职律师资源?省应急厅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一条组队伍、搭平台、建机制的路子。 该厅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建立应急管理系统公职律师数据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鼓励公职人员积极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支持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的公职人员担任公职律师,支持符合条件的公职律师到上级部门或基层挂职锻炼;优先招录遴选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的青年进入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优先把公职律师放在法制审核、行政执法等重点涉法岗位上。 “多年所学的法律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2023年初取得公职律师资格证后,曾明秀被调到省应急厅政策法规处,参与普法、行政执法案件合法性审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审查、行政审批联合审查、执法案卷评查等工作,实现了学以致用。 为营造培育人才合适的土壤、最大限度激发公职律师队伍潜能,省应急厅建立了公职律师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和调配机制,制定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公职律师队伍管理办法,明确公职律师权责义务、激励措施、保障机制、考评标准等内容,从制度上明确公职律师干什么、怎么干。 同时,结合公职律师“离得近、业务熟、保密严”,法律顾问“局外人、经验足、技巧多”特点,省应急厅通过组织公职律师与法律顾问交流互动、协同应诉、“背靠背”出具法律意见、共同研究涉法难题等方式,加强双方协同联动,用法治合力求得最优解,有力保障依法行政。在调配机制上,该厅采取“指派+结对”方式,根据全厅法治工作需求统筹指派公职律师任务,最大限度发挥公职律师作用。 重实践搭平台 “虽是法学专业毕业,但未从事过应急管理法治工作,刚开始难免会觉得吃力。”面对公职律师这一全新的工作岗位,曾明秀每天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在公职律师队伍中,曾明秀并不是“有理论无实践”的个例。因为申请公职律师的应急管理干部,此前所在工作岗位大多不能发挥专业特长,急需通过实践来完成成长蜕变。 实践的平台在哪里?省应急厅将公职律师专业优势与应急管理法治建设现实需求精准匹配,做到立法修法必到、复议应诉必到、信访接处必到、处罚案审会必到、厅长办公会必到“五必到”,为公职律师参与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诉讼、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提供实战平台。 2022年5月,在《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过程中,该厅政策法规处公职律师、毕业于贵州大学法学专业的代仁政具体负责文稿起草、协调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等工作。这期间,他将法学知识与应急管理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提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细化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增加‘可以通过举报奖励基金’对举报事故隐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根据规定予以奖励”等内容被采纳,写入正式实施的《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 “经实战平台锻炼,不但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实现了自我价值。”代仁政直言,成为公职律师后,他工作起来更有动力和激情。 为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省应急厅除了为公职律师搭建实战平台外,还结合主责主业,搭建了服务企业、服务乡村振兴的“两服务”平台。即,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公益性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与该厅驻点帮扶乡镇建立法律服务联系机制,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别人借我的钱,我晓得他有钱,但我多次讨要他就是不还,我应该怎么办?” “我外出务工没有得到工钱,去工厂索要往返成本又高,应该怎么处理?” …… 2023年7月,省应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孙晓东带领公职律师到驻点帮扶的罗甸县沫阳镇联合村开展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当地群众提出了很多问题。 “老乡,你要先收集借钱和讨要的证据,比如借条、证人、录音、视频等,然后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后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活动现场,杨忠阳耐心向群众解答。他2022年取得公职律师资格。 “‘两服务’平台的搭建,让我们有了成长载体,业务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多次为企业和驻点帮扶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杨忠阳颇有感触。 探索法治建设新模式 “黔西南州对望谟县一家砂石有限公司进行处罚时,该公司开采设计方案未分台阶开采,处罚时将‘未分台阶开采’写成了‘未分层开采’。”在2023年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时,曾明秀发现案卷中存在法律文书填写时,未规范清晰界定并使用规定的专业术语等问题,并给予及时纠正,这正是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公职律师当好行政执法监督员的真实写照。 所谓行政执法监督员,是要求公职律师协助做好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工作,以特邀的方式,将公职律师纳入执法监督员队伍,参与执法监督、案审会、案卷评查等相关工作,配合各级法制机构(部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 为建强应急管理系统公职律师队伍,省应急厅把公职律师当好依法决策的“参谋员”、依法行政的“护航员”、行政执法的“监督员”和普法教育的“宣传员”作为重要抓手。 谈及职能职责,省应急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肖劲松介绍,“参谋员”顾名思义就是为全厅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建议,参与重要法律文书、招标文件、合同、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制定及合法性审查工作。而“护航员”则是协助做好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招投标质疑、陈诉申辩等工作,参与矛盾调处、信访接待、涉法涉诉案件化解、突发事件处置、政府信息公开、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为当好普法教育“宣传员”,公职律师不仅要积极参与应急管理普法宣传活动,还要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楼道视频、橱窗展板、普法学法“五进”等开展法治宣传,利用执法人员培训、业务大讲堂等时机,选取经典案例以案普法,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执法水平。 实践出真知。省应急厅探索建立的公职律师“1234”工作模式,在立法修法、执法监督、辅助决策、合法性审查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法治智库”作用。下一步,该厅将以公职律师队伍建设为载体,继续探索法治建设新模式,为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网友:在日常生活中,市民经常会遇到一些法律相关的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很难。建议政府可以在各个区域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市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是能够建立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就更好了,提供24小时的法律咨询服务,让市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法律帮助。 省政协委员、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事法学教研室讲师、贵州中创联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梁明祥: 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充分显现,为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贵州以市、县、乡三级为重点,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以便捷服务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每一位市民可在就近的司法局行政部门法律援助中心现场咨询法律问题,“一站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化法律服务。同时,贵州省司法厅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升级改造,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援助申请、普法宣传教育、服务投诉建议等综合性服务,让省内群众足不出户便可获得规范的律师专业服务。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我在今年贵州省两会上的提案关注点,也放在了建议提高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上。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提高二审开庭率,两次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和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扩大开庭审理的案件范围,最高人民法院也将二审开庭率作为考核二审审判质量和公正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除了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和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做到了100%的二审开庭审理外,其他情况的二审案件进行开庭审理的比例都不高,这是一个包括贵州省在内的全国普遍现象。 我发现,部分二审法院案件数量大、审判人员不足,难以做到案件“应开尽开”是二审开庭率低的客观原因。同时,许多二审法院与法学教学研究人员以及辩护律师对二审是否应当开庭的法律条款的理解明显不同。 提高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是对推进司法公正、司法文明和建设法治中国,对推动贵州省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 所以我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充实二审法院的审判力量,减少和缓解因人员不足影响和制约二审开庭的客观障碍。如可以探索跨地区以借调、进修、调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将基层法院的法官充实到二审法院的机制。 将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的提高程度纳入对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及其法官的工作业绩鼓励性考核范围。即以上年度全国法院二审开庭率的平均数为参照基数,每高出平均数十个百分点及以上的(或可以更高),即给予专项特别绩效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给予表彰。以此调动二审法院、法官开庭审理的积极性。
1月16日,《贵州日报》在“代表委员风采”专栏刊文:《赵敏委员:积极为新型工业化建言献策》 回望过去一年,省政协委员、北京盈科(贵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赵敏切实感受到,自己深入调研并提交的提案,件件得到办理,事事收获回音。 2023年是赵敏担任省政协委员后的履职首年。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她提交《重“引”重“服”重“管”并举 做好贵州省工业产业招商》等3个提案均被立案办理,其中1个提案被选为重点提案,有关建议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采纳。 赵敏深耕金融法律多年,在工作中经常和工业企业打交道。通过长期走访调研,她发现,近年来我省在全国各地开展招商工作,成绩斐然,但工业招商尚未形成专业化和产业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提升。 对此,赵敏专门到通过招商落户贵州的工业企业及招商部门进行调研。企业需要怎样的招商形式?哪些因素能让企业安心投资?政府如何做到精准招商?围绕这些问题,赵敏多次深入一线听取各方意见,提出有关部门要将区域和政策优势转化为吸引力、提升工业产业招商专业性、丰富工业产业招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工业产业招商“全过程陪伴”等建议,最终得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理答复。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的提案主要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科技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及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等内容,努力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尽一份法律人的职责。”赵敏说。 今年省两会即将召开,赵敏已准备好多份提案。过去一年,她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职最重要的基本功,同多个部门、多家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研讨、专家咨询等方式,对REITs引领我省仓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我省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等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并将积极建言。 “省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代表着一份责任。”赵敏表示,今后将继续紧扣“省之大计”、聚焦“民之关切”,发挥专业所长,提升参政议政能力,提交更多立得住、能办理、做得到的高质量提案。
日前,《贵州法治报》推出“幸福生活 宪法相伴”专题报道,贵州元璋律师事务所姚剑飞律师、贵州骏网律师事务所主任石磊律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自己与宪法的故事。 编者按: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推动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母法,它与大家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与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本期就让我们听一听“我与宪法的故事”。 姚剑飞(贵州元璋律师事务所律师):律师是宪法公平正义的践行人 如何关注弱势群体,真正实现人人平等,需要制度和机制的推动。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法律工作者,我一直关注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并通过律师工作尽力而为。 2004年,我参加高考,本来一心立志从事外事工作,报考西北的一所外语院校,但阴差阳错,被调剂至该校刚刚设立的法学专业,自此和法律结下不解之缘。 对于法律,我没有任何概念,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似乎停留在小学思想品德课里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但不管怎么讲,在长辈的眼中“总算是考上了大学”,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大学四年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法律知识很枯燥乏味,但我想到四年之后将要凭借学到的知识作为谋生手段,便不敢懈怠,按部就班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理论知识,并从大学一年级起利用寒暑假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老家遵义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始律师助理工作,随后,通过自身努力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法律人。 司法实践更多强调的是对案情的把握和对法律的理解适用,如何通过诉讼程序、调解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争议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是我思考较多的问题。 诉讼是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关乎法律的正确实施以及法律的尊严,不能马虎。在我十五年的律师职业生涯中,前期调查取证以及后期为当事人设计的诉讼策略,当案件最终获胜并为当事人争取到实体权利时,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些许自豪。 如何践行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当面对每一位遭遇人生变故后的当事人或其家属渴望的表情时,我感到更多是一种责任,无论工作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充满了力量。 一件件为弱势发声、为弱势维权的案件得到司法行政部门的肯定,201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我“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的荣誉;2017年6月,被遵义市司法局任命为遵义市第一届人民监督员;2017年10月,被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遴选为遵义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2022年6月连任遵义市第二届人民监督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身为法律人责无旁贷。宪法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我身负人民律师的荣光,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律师为人民,以对宪法法律之信仰,担当维护公平正义之使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石磊(贵州骏网律师事务所主任):宪法已走进工作融入生活 2019年10月,我写过一篇文章——《宪法就在你我身边》。对,宪法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而已。如受教育权、劳动权、服兵役等等。 今天,借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回顾我与宪法的点点滴滴,激励我继续学习、宣传宪法、运用宪法。 我在中学已经学习了宪法方面的有关知识,但真正掌握宪法知识、具有宪法意识和宪法精神是在大学时期,我的大学专门开设了宪法课程,为同学们全面学习宪法及掌握宪法相关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于是我对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标志等有了全面的理解。 在工作中,我继续学习宪法,一方面是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深入掌握宪法精神。用宪法知识观察现实,达到学思悟融合,对宪法知识、宪法内容、宪法精神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为我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中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生活中,我习惯用宪法理论和宪法知识进行观察事物。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运转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标志,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性;深知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明白宪法必须规定国旗国歌首都等国家标志的重要性意义。 我在工作中参与宪法七进活动部分工作。进校园宣传受教育权、人身权、劳动权等与师生有关内容,进机关宣传国家机构及其工作开展有关的宪法来源,进基层面向人民群众宣传不得侵害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利益等宪法规定。 宪法这些规定,与生活息息相关,为权力和权利提供源泉,为义务履行提供根据,成为生活的指引。 从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参与宪法活动以来,我与宪法更加紧密。前面讲的参与宪法七进活动就是一个重要例子。除此之外,还围绕宪法,进行了部分写作。 在写作中,需要引用宪法的内容成为其他内容的例证。如《请尊重他人的权利》中引用宪法第51条的内容,《理解所处阶段,做该阶段该做事情》中引用了宪法第46条的内容;直接写与宪法有关的文章。如《宪法就在你我身边》《宪法与中小学生》;学习宪法、宣传宪法,运用宪法。如《也谈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生活及纪念日活动中开展讲法学法释法》。 此外,工作中,我也常常将对宪法的学习感悟写成文章,通过自媒体等途径进行公开宣传,供群众学习和探讨,并参与普法工作,为推进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积极作出自己的贡献。 回顾我学习、宣传、运用宪法的历程,让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将继续学习宪法、宣传宪法、运用宪法、与宪法相伴,与宪法同行。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12月4日,贵州省第三届“十大法治人物”颁奖活动举行。在受到表彰的“十大法治人物”中,有恪守立法初心、推动良法善治的立法工作者;有坚守法律底线、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官、检察官;有扎根基层一线、促进社会和谐的基层司法干部;有不辱从警使命、守护一方平安的公安干警;有为党分忧、为民纾困的人民律师,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崇法向善的价值追求,全面展现了我省法治队伍的精神面貌。 以下为“十大法治人物”的先进事迹。 贺云:坚定的执法打假能手 【人物简介】贺云,男,汉族,1979年出生,现任贵州省纤维检验局四级调研员。他十分热爱市场监管事业,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曾先后荣获“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办案能手”和“全省质监系统执法打假办案能手”称号,在全省高端白酒市场专项整治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在首届“贵州省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中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大赛“一等奖”。 贺云在执法稽查、政策法规和酒类监管等多个岗位磨炼,在长期的执法实践中他深深认识到,想要有效打击制假贩假等不法行为,就必须深入了解所监管的行业。通过边干边学边琢磨,他认真总结提炼出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工作技巧并集结成工具书,经他编撰的《化肥产品执法打假经验》《消防产品执法探讨》《查处白酒违法行为法律指引和流程》等被推广用于指导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工作,得到基层同志广泛认可。 他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手段破解难题,和同事们一起推动建立“全省酒类产品物流寄递仓储环节保知打假协作机制”,汇集市场监管和公安、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力量,在贵阳市双龙航空经济开发区、贵阳市观山湖区、遵义市播州区、遵义市仁怀市、黔南州龙里县、毕节市金沙县六个重点物流分拣中心设立“打击侵权假冒酒类产品卡点”,自卡点挂牌至今,累计查扣违规酒类产品10万余瓶,有力阻截了侵权假冒酒类外流通道。 2021年,他组织编写的《高端白酒市场监管执法手册》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定后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推广使用。他参与开展的全省高端白酒市场监管工作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严格执法的同时,贺云不忘帮扶企业发展。他在工作中得知,某化肥企业生产的复混肥料质量不合格但无法找出原因,他一方面向企业负责人宣讲市场监管法律法规,避免企业走向违法歧途,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从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排查问题,终于找到了导致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企业负责人专门送来锦旗和感谢信,对他的热情帮扶和普法宣传表示感谢。 贺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定的执法使命感,展示了一名市场监管人的法治信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潘登勇:引导群众从“信访”转为“信法” 【人物简介】潘登勇,男,汉族,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贵州清雅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二级律师,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自觉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理念,努力做信访矛盾化解的引导员、高质量发展的护航员、法治社会建设的宣传员,曾荣获司法部党员律师标兵、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贵州省优秀律师。 2022年底的一天,正在省信访局接访中心接待信访群众的潘登勇接到信访人何某某打来的电话,感谢潘登勇律师对她进行释法说理、解释疏导,让她从长达7年的信访案件中解脱出来。事情要追溯到2022年初,当时潘登勇受省司法厅、省信访局邀请,参与信访人何某某的信访问题化解疏导相关工作。 潘登勇了解到,何某某因不合理诉求未满足而质疑法院判决执行不公,自2015年来长期上访。潘登勇决定从分析事实、解释法律入手做好沟通工作,6个月时间里他先后与何某某进行20余次耐心解释、释法析理,纠正何某某在法律认识上的误解,引导她寻求合理诉求,最终使这一持续多年的信访案件得以有效化解。 十多年来,他始终扎根在信访一线,仅仅2021年以来,带领律师团队接待来访群众1600余批次、2600余人次,在推动群众急难愁盼信访事项的解决中发挥了律师的重要作用。 潘登勇没有止步于个案的化解,他结合实际积极总结律师参与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难题的规律性认识,推动“骨头案”“钉子案”等信访积案动态清零。为此,他通过若干信访案件评查评审实践,创新提出了“以信访人为中心,信访部门、责任单位、律师事务所三方各负其责”的“1+3”信访事项评查评审工作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律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独立开展评查评审工作,很好地发挥了法律专业服务优势,把群众由信“访”引导到信“法”轨道上来,推动信访疑难突出问题的有效化解。到目前通过“1+3”评查处理的疑难复杂信访事项,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这也成为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典型。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只有始终坚持为民理念,积极投身于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才能使专业服务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潘登勇说。近三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所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公益活动500余次,为法治贵州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罗绍超:做法治黔南建设的深耕人 【人物简介】罗绍超,男,1983年6月出生,土家族,法律硕士学位,2006年参加工作,现任黔南州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法治科)科长,公职律师。多年来,他始终坚守法治信仰,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全力推动扫黑除恶斗争、执法监督等工作在建设平安法治黔南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曾荣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全州优秀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在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中,作为黔南州扫黑办日常工作联络人的罗绍超全心投入,全力参战,自觉把扫黑除恶这一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承上启下的具体行动中,在统筹部署、系统推进、组织落实等工作中都有他的身影。 他紧盯线索核查源头和关键,认真细致的研判每一条线索,严把分流、彻查、反馈、办结关。对每一份核查报告,他都逐字逐句推敲,对核查不深不透、重复举报等问题紧盯不放,分门别类建议采取退回补查、提级核查等方式继续深挖。今年以来,他共研究处置线索660余条。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以来,他充分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与同事一道对全州举报线索和容易隐藏黑恶犯罪的重点案件、区域和人群进行分析,围绕线索怎么来、怎么查、案件怎么串并筛查等关键,拟定22项攻坚措施,打出黔南“组合拳”。他深入成员单位及县(市)督导逐一对重点案件、重点线索抽丝剥茧,围绕深查犯罪和深挖“保护伞”建言献策,并对各个环节中的难点、堵点及时提出建议。 面对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他通过政治督察、执法检查、案件评查等压实政法系统内部监督、制约监督、法律监督等责任,起草了《黔南州加强新时代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工作的若干措施》,形成27项举措助力黔南政法领域制约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执法办案水平得到再提升。 今年以来,他研判交办督办可能存在问题的案件线索380余件。参与执法监督后,他坚持刀刃向内,严肃指出办案确实存在的违规违法点,最终定性得以纠正,办案人员受到问责,群众矛盾有效化解。 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罗绍超坚信,只要每一个社会单元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定能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境界、新辉煌。 陈瑶:在医学院校培养法学人才 【人物简介】陈瑶,女,汉族,1965年生,中共党员,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从教35年,她立足社会需求,积极探索医学与法学深度融合的医事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贵州法学教育填补了卫生健康法治人才培养的空白。曾获得“全国公共管理优秀教育工作者”“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中医药大学先进人物”等荣誉。 作为人民教师,陈瑶在35年的从教工作中,始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始终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要求,积极探索医药院校培养法学人才的创新模式,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医药院校培养“医药健康+法学”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在她的努力下,贵州中医药大学不仅成为全国最早开设《卫生法学》课程的医药院校之一,而且还实现了医药专业法学课程的全覆盖,为医疗战线培养“法学+医学”的创新型医务工作者4万余名,为培养新型法学人才和医学生法律素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理论研究者,陈瑶是贵州中医药大学首位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学者,为学校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实现了零的突破。她主持完成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贵州省人民政府重大课题子项目等十余项。2023年,她从法学学者的视角跨学科、多领域深耕,经过多年研究完成的《苗族医药文化的价值及现代转型》研究成果(专著),在贵州省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陈瑶多次主编和参编全国高等院校法学类教材20余部。陈瑶为地方立法特别是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法治建设贡献了力量。 陈瑶作为贵州省法学会卫生健康法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经过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严格考察,2022年3月,贵州省法学会卫生健康法学研究会获批成立,标志着贵州省荣耀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卫生健康法学研究会的省份,陈瑶当选为首任会长。陈瑶表示,贵州省卫生健康法学研究会的成立,必将为贵州卫生健康事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为健康中国、法治中国贡献贵州智慧、贵州方案和贵州样板。 刘国红:践行司法为民的贴心人 【人物简介】刘国红,男,1975年出生,苗族,中共党员,法律硕士,现任福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四级高级法官。参加工作以来,刘国红服务基层接地气,守望山区暖人心。扎根在贵州苗岭深处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27年,他始终保持感恩、为民、敬畏之心,用一份挚诚诠释着对党的绝对忠诚。他曾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双百政法”英模称号等。 无论是当法官,还是院长,刘国红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把群众的事当作最大的事来办。审判工作中,他始终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搭建起了连心桥,被群众誉为“咱们百姓的贴心人”。 熟悉刘国红的都知道,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但也是一个胸有大局、勇于创新的人。多年来,他先后办理案件4000余件,涉及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建筑施工合同、拆迁安置、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环境公益诉讼等多个领域。 其中,他审理的贵州省首例省级政府部门起诉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并成功调解结案,成为此类案件审理机制的样本;审理的北京某公司环境公益诉讼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贵州省环资审判典型案例,指导审理的某检察院与某环保局环保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首例判决的案例,并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环保行政“十大”典型案例。 在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期间,他所办案件曾连创该院审判人员月结案和年结案历史最高纪录,所办案件没有一件超审限的案件,没有一件引起当事人信访的案件,曾被同行誉为“案件推土机”。 到福泉市人民法院工作后,他团结班子,带领全院干警,立足审判职能,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围绕目标任务,集中冲刺攻坚,审判质效在全州法院名列前茅。 在荣誉面前,刘国红始终保持平常心,他常说,为群众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就是刘国红,一个在贵州苗岭深处继续奔走的全国模范法官。 刘天周: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人物简介】刘天周,男,汉族,贵州省开阳县人,1980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开阳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从警21年,刘天周始终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践行公安派出所民警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使命。曾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4次,获得中央政法委“双百政法”英模、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22年8月3日上午,在中共贵州省委“中国这十年·贵州”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十年。 十年来,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齐守、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同抓、发展和民生两个成果共要的新路,推动多彩贵州精彩蝶变,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赞誉:“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为助力擦亮“红色法治名片”,贵州省律师行业始终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所建,围绕“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工作目标,以党建引领下的强基工程、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先锋工程“四大工程”为引擎,结合贵州实际,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基层法律力量,向下延伸党建触角,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律师行业融入社会治理的新路径,着力锻造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过硬律师队伍。 根植红色土壤 学党史忆初心 转折之城,乌江之畔。位于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纪念碑前的汉白玉浮雕,记录了红军四渡赤水、遵义人民喜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强渡乌江等历史场景,昭示着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4月25日,安顺市律师行业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一行20余人来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全体党员在重温入党初心的同时,更增强了党员律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法治保障的信心和决心。 贵州省律师行业充分发挥根植红色土壤的优势,积极运用本土红色资源,组织重温红色记忆,把红色文化有效融入行业发展进程。全省党员律师陆续到遵义会议会址、猴场会议纪念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王若飞故居等地,组织开展红色动力之旅,重温峥嵘岁月,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念之基。 贵州律师不仅在战斗遗址、烈士故居、战争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活动,还通过观看党史纪录片,感受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听老党员讲党史故事,回顾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开展学党史忆初心相关活动,以达到增长党史知识、锤炼党性修养的目的……一幅幅资料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段段感人故事,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群众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牺牲奉献的场景。 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广大党员律师进一步坚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信念,纷纷表示,要立足于律师本职工作,把丰富的党史滋养转化成法律服务保障发展的行动自觉,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传承红色基因 颂党恩强党性 “要想成为一名党员律师,必须做到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小邹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经常扫一扫‘有声党建图书馆’二维码倾听新时代‘好声音’,对党忠诚,业务能力较强,各方面考察合格。”贵州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贵州黔信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钟远人口中的小邹,是于2020年10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的贵州黔信律师事务所邹金丽律师。 于5月8日被命名为“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的贵州黔信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着力推动党建工作和信息技术融合,投入使用了涵盖1.5万余本图书的“有声党建图书馆”,确保党建学习“随时学”“随地学”“自主学”,有效实现党建知识“声”入人心,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建强党员律师队伍、选优配齐党组织书记、加大党员律师培育力度,贵州省律师行业党委建立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党建工作要点与律师行业党委委员联点工作制度,由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对应市(州)律师行业党委工作,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市(州)律师行业党委充分运用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党员律师日常教育;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主题党日”集中学、“红色教育”传承学、“支部课堂”引导学,以直抵人心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同时,深化党组织书记直接参与培养和“一对一”“一对多”帮带机制,持续加大党建工作对骨干律师、青年律师和律所工作人员的政治吸引力,全力实现律师行业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贵州省律师行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抓政治建设、思想引领与“严管厚爱”,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努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功打造一支“爱党、信党、跟党走”的律师队伍。 点燃红色引擎 记责任勇担当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在回答记者关于民法典宣传的提问时,列举了贵州遵义党员律师向东宣讲《民法典》的事例。 2020年8月6日,向东到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庙林村,为村支两委和村民群众进行《民法典》的宣讲。 由于受疫情影响,不能进入到监狱宣传,就在附近的贵州省田沟监狱在得知向东到松林村宣讲《民法典》后,派出干警对整个宣讲过程全程录像,并将宣讲视频用作贵州省田沟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民法典》宣讲的课件。 贵州省律师行业各级党组织点燃“红色引擎”,激活党建工作动起来、活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党建工作保持强大生命力,激发一系列“党建+”行动。 贵州省党员律师亮身份、亮承诺,以全省律师行业各级党委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为纽带,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深入践行服务宗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村(居)法律顾问、参政议政、普法宣讲等重点工作,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值班、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 在红色土壤成长起来的贵州省律师行业,坚持把独具“红色基因”的贵州特色党建工作融入行业发展与法律服务的每个环节,点燃“红色引擎”激活“以党建带队建促所建”的发展格局。 贵州省律师行业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新时代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新途径,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打造更多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党员律师示范岗”,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努力实现以贵州律师行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行动力,当好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助推器”。
即将出版的《中国律师》2021年第4期“律师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将刊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遵义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文,详细介绍了遵义市律师行业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情况。 下面,让我们先睹为快!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遵义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为中国律师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2020年12月13日举办的第四届遵义市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合伙人)培训会上,我们邀请遵义市委党校教授就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专题解读 ;在今年1月23日召开的遵义市律师协会六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我们组织全体理事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遵义律协下发通知,要求各律所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广大律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遵义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切实抓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 近年来,遵义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在遵义市司法局党组的领导下实现新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新形势下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要坚持政治统领,提升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向心力。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作为主责主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律师头脑,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落实党员发展计划,建立梯队发展队伍,有计划、有组织地把青年律师、律所合伙人、业务骨干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重点对象培养教育,努力提高律师队伍党员比例。 要完善组织体系,提升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凝聚力。按照“应建全建”的要求,坚持“四个同步”,即律师事务所审批与建立党组织同步,律师执业申请、转所与组织关系接转同步,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与党建工作考核同步,党员律师年度考核与民主评议党员同步,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选好用好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行律师事务所党组织领导班子与管理层、决策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律所主任是党员的要“一肩挑”担任党组织书记,主任不是党员的,由合伙人、管委会中的党员律师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律师事务所党组织成员要进入律所管理层。配强、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对于不符合设立独立党组织的律师事务所,选派党建指导员,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宣传、联系服务、协调指导的作用。 要创新机制建设,提升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执行力。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合作,建立律师行业党建工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与街道、社区或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建立党员法律服务活动中心,打造律师行业党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活动基地。深化律师事务所党组织与重点民营企业、村(社区)、司法所“结对共建”,党员律师“法律六进”,党员律师与非党员律师“结对互帮”等多种活动,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形成与共建单位先锋同行、工作互助、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 要健全保障体系,提升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影响力。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归口管理和律师行业“两结合”管理背景下,探索建立统筹兼顾、上下贯通、运行顺畅的适应律师行业特点的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律师行业党建与律所建设、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党建带所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律所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律师执业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律师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增强党建工作对律所的覆盖面,推动律所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服务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也将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其中律师大有可为。2020年6月,遵义律协对口帮扶余庆县法治乡村建设签约,成立了5个专业组,协助制定余庆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规划,完善余庆县村(社区)和镇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标准,指派律师参与乡村重大事项的决策,协助参与解决乡村矛盾纠纷。 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 :“把遵义都市圈建成全省的核心增长极”;“支持遵义做大做强,力争与贵阳齐头并进,唱好‘双城记’。”遵义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以遵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到2035年遵义会议召开一百周年时,实现现代化水平在西部领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新布局,顺应城市发展新规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呼应遵义使命新担当。 从历史方位、国家战略、贵州发展三个维度看,遵义已经迎来新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律师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律师队伍也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遵义律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形象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在遵义大发展的背景下,遵义律师业必将与遵义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要求遵义律师必须不忘初心、勤勉尽责、奋力拼搏,勇于担当历史新使命,决不辜负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遵义律师的殷切期盼,为努力当好贵州省发展“火车头”、形成重要“增长极”,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贡献遵义律师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以文化为引领 不断推动遵义律师事业新发展 遵义律师要不断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近年来,遵义律协在律师文化建设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出版《遵义律师志》。《遵义律师》杂志也已连续出刊 18年共71期,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周”等活动,都为律师的文化建设而努力。 遵义律协被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18年-2020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律师精神。 2020年11月20日,遵义律协召开了遵义市律师文化建设座谈会,为遵义市律师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把脉问诊。2021年初,遵义律协下发《关于加强律师文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律师文化建设专家顾问团。 下一步,遵义律协将制定遵义律师文化建设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力争将遵义律师文化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律师文化建设的品牌,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律师文化建设成果的运用和实践,推动遵义律师行业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